他用2小时治好1个抑郁症患者,10分钟让酒鬼戒酒,他被誉为现代催眠学之父,他是米尔顿·艾瑞克森(Dr.Milton Hyland Erickson)。艾瑞克森是心理学界的一位大神级人物,艾瑞克森的催眠治疗可以说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思想和创作影响着世界上诸多心理学派、精神科医师、以及患者与家属,他打破了人们传统上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认知边界。

我们使用的催眠术正是来源于艾瑞克森这个系统,是艾瑞克森系统的第三代学生,是萨德老师2013届的学生。萨德老师(Dr.Jeffrey K.Zeig)是艾瑞克森基金会主席。在萨德老师系统化的教导下,我们能更深入来访者的内心,解决来访者的问题。艾瑞克森所处的时代,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还十分落后,那个时代还没有学者提出病理性记忆及记忆再巩固的理论……

我们的治疗融合应用了艾瑞克森式催眠和现代大脑神经学、认知神经学以及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并且在我们的治疗个案中也加入了家庭系统方面的治疗方法,来访者的问题有可能与家庭关系有关,良好的家庭环境更能帮助其康复。孩子的问题如果遇到父母使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很可能给孩子带来叠加性心理创伤。对于青少年我们在处理心理问题时还会助推其克服学习障碍,结合人生规划、未来重塑,让来访者走向康复的同时也培养出优良的品格,真正将这段患病经历转化为人生财富资源。我们坚信,只有不断打破传统,才能突破局限,拓宽认知边界,走出创新道路,并最终更全面、系统化地帮助来访者康复。艾瑞克森催眠法在几个小时内就能解决的症状,精神分析疗法却往往要花好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还不一定有效。
我们使用的方法会避开敏感、刺激的话题,帮助青少年让他们认清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使其主动做出改变。而不是透过心理问题的评估,得出一个标签式的症状名号。那样很容易恶化青少年与父母的亲子关系,并导致其情绪波动、病情恶化。在我们亲历的个案中,很多关于精神方面的问题,通常不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而是其家庭成员依照他们的理解和认知给出一些荒谬的结论,例如,鬼魂附体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重了来访者的病情。

催眠师要具备快速、深入地洞悉到来访者的性格、思维等特点的能力,在合适的情景下与来访者沟通和交流,不知不觉将其引入催眠状态,然后给予间接性的暗示,在来访者不知不觉中改变他的认知,从而达到疗愈的目的。
艾瑞克森曾用10分钟时间治好一个酒鬼,这是艾瑞克森独创的特殊催眠运用疗法,相当于清醒催眠。在短暂的交流过程中艾瑞克森敏锐的洞察到,那个饮酒成瘾的老兵非常重视自己的战功和勋章,简直视作命根子。而且他很可能发现老兵的性格中有明显的偏执,容易被激怒、钻牛角尖等问题。艾瑞克森首先肯定了这位老兵,珍视了他战功和勋章,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然后在老兵不知不觉中开始践踏他陶醉在战绩中的恶习,激起其强烈的愤怒,令其对自己无比憎恨,然后再下了一个暗示说,每当他喝酒时就意味着祝福艾瑞克森健康长寿。这位老兵彻底接受了暗示,一喝酒就觉得这是在祝福可恶的艾瑞克森。虽然他理性上可能明白这完全是两码事,但在心里上感觉很膈应、很不舒服,于是他就再也不喝酒了......这就是艾瑞克森的高明之处,令人不知不觉地被催眠了,即使这个人可能根本就不认可他。但艾瑞克森能洞察到来访者的性格弱点,化弱点为资源,就像找到了一面墙中最关键的那块砖头,对这块砖头使劲敲打,整面墙就会垮塌。

艾瑞克森的催眠疗法之所以神奇,还有一个关键点。艾瑞克森在当时的临床心理治疗中享有较高的口碑,成功案例被广泛传播。那些慕名而来的患者对艾瑞克森极为信任和崇拜,这也是治愈的元素之一。来访者越是信任,他就越容易绕过对方的评判性思维,因此,催眠效果就越明显,甚至用三言两语、或短时间的接触中就消除了症状。治疗必须建立在来访者对催眠治疗师的高度信任之上才能产生良好效果,这对来访者和治疗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艾瑞克森的催眠主要关注的不是症状本身,例如酗酒成瘾的老兵,他关注老兵酗酒背后的深层次心理根源--战争带来的重大心理创伤,退役后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叠加性心理创伤等。
催眠无处不在,请给自己正向催眠!